坚守纪律规矩 践行务实担当——在医疗保障内控岗位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坚守纪律规矩 践行务实担当——在医疗保障内控岗位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湘西自治州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7-30 字体大小:

大家好!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从财务科转岗到内控科这四个多月的经历,谈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践行体会。中央八项规定,看似是改进作风的具体要求,其核心却是全面从严治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深远布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纪律保障。

今年,我结束了在财务科7年的工作,转岗到内控科。新岗位对我而言是全新挑战,更面临着特殊局面:科长因病休假,交叉检查留下一堆整改任务,新年度工作计划亟待制定,统计报表编制与县市报表的审核也需按时完成。我每天都在高强度吸收新业务知识,心理压力不言而喻。5月,我又加入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如今回望,这些困难反而成为我深化理解、躬身践行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课堂”。

一、以“求真务实”破形式主义顽疾,让整改落地有声

接手经办机构交叉检查整改任务时,面对的是沉甸甸的问题清单。收集整改台账、撰写整改报告,绝非简单的文字汇总。我坚持以“实”筑基,逐一核实问题是否真整改、措施是否真落地、效果是否真显现。不能停留在纸面“过关”,必须穿透表象,触及根源,确保每一个问题整改都经得起检验;以“细”为要,建立标准化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推进进度与佐证材料,让每一项整改记录都成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以“深”为径,透过具体问题,反思制度漏洞、流程缺陷和管理薄弱环节,推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管理。这正是八项规定所倡导的“注重实效、解决问题”的务实作风在业务领域的延伸。

二、凭“艰苦奋斗”筑管理根基,化压力为奋进动力

在科长缺位、任务叠加的困境下,编制《2025年中心岗位职责》和《2025年内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是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性工程。我坚持“勤”勉履职: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主动加班加点,深入学习政策法规、研究业务流程、梳理岗位风险点,确保职责清晰、边界明确、计划可行。“精”益求精: 岗位职责的厘清,本身就是对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作风的预防;监督检查计划的制定,强调精准监督、有效覆盖,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无效监督,体现了对工作效能的追求。“韧”劲坚持: 学习填报统计月报、季报,看似常规,实则要求严谨细致、不仅要对各项医保政策把握到位,还得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以及逻辑的清晰合理,这对于还不熟悉统计报表的我需要耐得住繁琐,在对县市报表一遍又一遍的审核中坚持锤炼过硬作风。

三、守“清正廉洁”铸内控屏障,严守纪律红线

作为内控工作者,防控廉政风险是职责所系。从财务岗位转岗而来,我深知资金管理环节的廉洁风险。工作中,我以“严”字立身,在制定内控计划、参与监督检查、处理调度信息时,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各项基金管理和工作纪律,做到自身正、自身硬;以“防”字为要,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流程监督,将廉洁要求嵌入业务环节,形成“不能腐”的机制,这本身就是对奢靡享乐之风、以权谋私行为的制度性防范。以“控”字为责,发挥内控“风险哨兵”作用,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既守护制度尊严,更守护同志成长。

这段时期的岗位历练让我深刻认识到: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而微的行动。它体现在每一次严谨的数据核对、每一份扎实的整改报告、每一项清晰的责任界定之中。

内控工作与作风建设密不可分。内控是防范风险、保障合规的“防火墙”,而优良作风是确保内控有效运行、目标实现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只有作风过硬,内控才能真正“控”得住、“防”得牢。

岗位就是责任,履职就是担当。无论在哪个岗位,我们都要时刻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反躬自省,将“务实、节俭、廉洁、为民”的要求融入血脉,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医保系统的内控工作者,我将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始终心系参保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州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内部控制管理科——蒋一平)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2019close.png 关闭 2019dayin.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