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筑基,作风立魂——以硬实力涵养好作风
大家好!今天,我想以一名医保经办新人的视角,分享我对能力与作风的思考——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让过硬本领成为优良作风的坚实底座。
初体验:当“民生温度”遇上“本领恐慌”
刚踏入医保大厅时,我深刻感受到:每一笔报销、每一次咨询,都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扑面而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每一个咨询窗口都是民生的温度计,每一项业务办理都是作风的试金石。但现实很快给我上了一课——当服务热情遭遇业务短板时,我恍然大悟:政策理解不透、系统操作不熟、沟通方式生硬,都可能让群众在窗口反复奔波。那一刻我意识到:为民服务的初心,必须用专业能力来守护;优良作风的大厦,需要扎实本领来奠基。
严管与厚爱:能力提升的催化剂与作风建设的护航器。在医保经办岗位上,上级的严管与厚爱是个人成长的“双翼”。“严管”,体现在对工作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上。领导对业务流程的严谨把控,对工作质量的严格监督,让我们在专业素养上不断精进,避免给群众带来损失,给经办带来风险。这种“严管”是对医保经办人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是能力提升的强大催化剂。而“厚爱”,是让我们越战越勇的“加油站”。是在工作推进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是在业务上疏忽大意时,一次次包容与托底。领导的关心与鼓励,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厚爱激励着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好的工作作风为参保群众服务。
学理论守纪律,能力规范与作风保障的刚性框架。医保政策更新快、专业性强,稍不留神就会“掉队”。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学习理论知识和纪律规定。在处理医保报销业务时,只有扎实的政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做到准确判断报销范围和标准,从而既保障参保群众的权益,又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在学习医保政策时,要分析政策调整的背景和目的,明确其对参保群众和医保经办工作的影响,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运用,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在学纪律、学理论中持续提升作风建设思想境界。近期,深入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州政务大厅作风建设深化工作的通知》等纪律规定,力求将外在的纪律约束内化为自身坚定的职业操守与过硬的履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政务服务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
群众监督:能力检验与作风优化的外部压力。群众监督是检验能力与作风的一面镜子。医保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参保群众,群众对我们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有一次,在处理群众反馈因异地备案上传材料不清晰而无法进行异地结算的问题时,由于对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这位急于办理出院手续的群众多次致电咨询,经过反复排查,查明无法异地结算的原因并不是异地备案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沟通能力和分析应对能力上,自身还有不足,进而主动熟悉各种备案情形、经办流程和处理时限,以更好、更灵活地应对工作挑战,通过积极回应群众监督,能力得到了提升,作风也更加亲民、务实,让作风回归到服务本质。
上下协同:能力融合与作风凝聚的协同效应。在上下级、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能力的融合与提升。而上下协同合作里,能力是“同频共振”的纽带,在医保这条战线上,我们既是战友,也是彼此的“备份系统”。记得第一次独立处理前台事务时,面对复杂的政策和繁多的业务,手忙脚乱,科长帮我整理了桌面,主动分担我的待办队列。这些温暖让我懂得:好的作风,从来是团队共同托举的高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医保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这条永无止境的修炼路上,愿我们始终以能力筑基,用作风代言,让每一句“您好”都底气十足,每一次“办好了”都经得起追问!
谢谢大家!(张可)